梁忠婵代表:
您提出的《关于加强耕地保护的建议》(第382号)收悉。现答复如下:
一、关于加大宣传力度,进一步增强全民的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意识的建议
我市在青秀路上龙滩文化广场设立了南宁市田长制公示牌,向全社会公告耕地保护目标任务,公开田长名单和责任事项,主动接受社会监督,并积极通过新闻媒体、宣传单、广播、横幅、网络等多种形式,大力宣传耕地保护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有关政策法规,提高社会公众对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,营造全民保护耕地的良好社会氛围。
二、关于强化土地规划的引领作用的建议
多年来我局一直严把建设项目规划选址“关口”,督促、指导各县(市、区)、开发区做好项目用地选址,占用耕地的严格落实占一补一、占优补优的占补平衡政策;严控严管永久基本农田占用与补划,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,严格补划同等面积、质量的可长期稳定利用耕地,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、质量不降低。
三、关于结合卫片执法检查,加大对违法用地查处的力度的建议
2023年3月9日,市人民政府发文成立市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工作专班。通过督促各县(市、区)人民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不断压实监管主体责任,采取“长牙齿”的硬措施,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;进一步完善“早发现、早制止、严查处”的工作机制,强化“源头严防、过程严管、后果严惩”,严格落实自治区自然资源执法督察四项机制、指导整改违法图斑,通过拆除复耕和补办完善用地手续等“清零”方式对土地违法违规行为整治整改。
四、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控的建议
我市严格贯彻国家、自治区关于严格耕地用途管控的要求,于2022年底印发了《关于贯彻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全面实行耕地进出平衡的实施意见》,并积极指导各县(市、区)、开发区分类有序稳妥推进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发展林果业、挖塘养鱼行为,开展耕地恢复工作,确保永久基本农田重点用于发展粮食生产,一般耕地主要用于粮食和棉、油、糖、蔬菜等农产品及饲草饲料生产。
五、关于摸清后备耕地资源和可恢复耕地底数的建议
我局已组织开展摸清全市后备耕地资源和恢复耕地潜力的工作,并积极指导各县(市、区)、开发区通过补充耕地项目及耕地恢复等方式,增加耕地流入。
六、关于进一步落实田长制工作制度的建议
近年来,市田长办印发了《南宁市田长制调度督导制度(试行)》、《南宁市田长制巡田制度(试行)》等工作文件,并于今年6月实质性划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网格,将网格落图落地,赋名编号关联至各网格员,要求村级田长及网格员至少每周巡田一次,切实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落到实处,确保每一块田“有人看、有人管、有人护”。
七、下一步工作计划
(一)科学分类稳妥推进耕地恢复任务和耕地“非粮化”问题的整改。指导各县(市、区)、开发区根据下发的潜力图斑完成耕地恢复。同时,逐级成立耕地“非粮化”整治工作专班,对“非粮化”图斑逐地块排查整改。
(二)聚焦“严起来”的执法工作要求。充分发挥市政府成立的遏制耕地“非农化”工作专班统筹监管力度,强化“源头严防、过程严管、后果严惩”,不断压实主体责任。通过拆除复耕和补办完善用地手续等“清零”方式,确保整治整改落实到位。
(三)继续完善“人防”+“技防”监管体系。6月底完成划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网格,将田块赋名编号关联至各网格员,村级田长及网格员至少每周巡田一次,在“邕护田”APP中打卡巡田,着重发现耕地新增的“非粮化”、“非农化”问题,上报处置。建立信息化“技防”综合监测工作快速发现机制。利用无人机采集0.1米分辨率的影像,每间隔1到2个月对全域进行常态化监测,实现“早发现”的目标,织密全市综合监控“一张网”。
(四)压实压细各县(市、区)、开发区主体责任,将压力层层传导至乡(镇)、村。加大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宣传力度,半年内对所有永久基本农田地块竖立保护公示牌,进村、入屯、到户发放明白卡,增强群众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意识。
最后,诚挚感谢您对我市耕地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!
南宁市自然资源局
2023年6月2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