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月24日,自然资源部召开2023年度第1期不动产登记业务视频培训会。南宁市作为全国四个典型经验交流单位之一,由市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、副局长林剑在会上作了农村宅基地“房地一体”确权登记工作经验交流发言。
近年来,南宁市在农村宅基地“房地一体”确权登记工作中多措并举、大胆创新,积极引入新的地籍调查方式,充分运用“互联网+不动产登记”技术,扎实抓好全市农村宅基地“房地一体”确权登记工作,打造形成了“登记不出村,领证家门口”便民高效的登记发证模式。截至2022年12月底,全市共完成农宅确权登记工作82.25万宗,占任务总量的99.80%,基本实现了“应登尽登”。
一是坚持政府主导,强化部门协同,建立市、县(区)、乡(镇)、村四级协同配合机制。同时因地制宜出台《南宁市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方案》,加强宣传培训,狠抓监督考核,强化经费保障。
二是引入全新地籍调查方式,科技支撑夯实基础。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实景三维模型,在实景三维模型上采集房屋数据,相较于传统模式,无需入户实测,测量人员投入可减少三分之二,效率可提高大约5倍。
三是深化“互联网+”技术,创新登记模式。将受理窗口前移到村委会,同时创新数据录入方式,在“邕e登”平台增加农村宅基地“房地一体”确权登记功能模块,办理全流程零纸质申请材料,不见面审批。
四是工作纵推到底,成果实时更新。及时将证书发放到户,及时向自治区、国家汇交农村宅基地“房地一体”确权登记数据库。建立农村不动产地籍调查数据库,做到数据共享和实时更新。
五是打造便民特色亮点,真招实效惠群众。充分发挥基层作用,村民只需到村委会即可完成宅基地“房地一体”确权登记申请、领证。采用“互联网+农村宅基地‘房地一体’确权登记”模式,实现“登记不出村,领证家门口”。
下一步,南宁市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,切实采取有效措施,想方设法将宅基地“房地一体”的纸质不动产权证书发放到群众手中,确保100%发放到位。同时,强化农村宅基地“房地一体”确权登记数据成果的应用,实现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共享和信息联动,并在征地拆迁、集体产权制度改革、盘活农村土地资源等工作中加以广泛应用,切实为“智慧南宁”建设和乡村振兴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。